期刊介绍
本刊以文学学术类文章为主,文学作品为辅,是发表高品质文学学术作品的园地和信息平台 。【详细查看】
期刊导读
- 11/03恺之峰真的不是只有牡丹花,还有很多游乐项目
- 11/03牡丹为何成为花中之王?从武后传说到刘禹锡,
- 11/03此种木本花卉,漂亮不输牡丹,观赏价值高,养
- 11/03菏泽市妇联副主席李志平一行到牡丹区检察院进
- 11/03菏泽“画痴”画牡丹:浓脂难写丰姿意,只求梦
牡丹为何成为花中之王?从武后传说到刘禹锡,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聊白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牡丹花被誉为“国花”,王国维曾题诗:“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聊白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牡丹花被誉为“国花”,王国维曾题诗:“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题御笔牡丹》其二)这个传说中的“花中之王”,是怎样被吹捧出来的呢?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
一、牡丹到底有多美?
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南北朝时期作为观赏植物栽培,隋代得到大面积的栽培,发展至唐代,已出现了专门的花师,据柳宗元《龙城录》记载:“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唐皇李隆基召至骊山,植牡丹万本,色样各不同。”当时洛阳花师宋单父能够种植出不同品种的牡丹,应该是掌握了一定栽培技术的。
到了宋代,牡丹栽培技术不断发展,还出现了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与牡丹相关的著述,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牡丹栽培方法,当时人们已掌握牡丹的嫁接方式,能够培育出优良品种了。
如今,牡丹的花期在4月中旬至5月初,不同品种的牡丹花期也有一定差异。而在古代,人们对牡丹一样充满了观赏热情。
二、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
隋唐时期,牡丹的种植中心在当时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全唐诗》中载有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一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武后这首诗霸气外露,下诏告知春官,说她明天要去上苑游玩,花朵须连夜开好。那么第二天,花都开了吗?
宋代计有功编撰的《唐诗纪事》里记载得更全面一些:
“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幸上苑,许可,寻复疑之。先遣使宣诏曰:‘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於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腊月,大臣们诈称百花盛放,请武后到上苑赏花,想趁机图谋不轨。武后虽然许可,但是心中存有疑虑,于是将计就计,便遣派使者下诏,要求“花须连夜发”。结果第二天早上,上苑名花盛开,群臣都非常惊讶,相信武则天能够号令花神,乃真命天子。
“后托术以移唐祚”的意思是,所谓的下诏花神,催百花开放,实际上是武则天出于政治需要,提前便做好了的安排,借此事稳固皇位。而时人以为不可信的“妖妄”之术,很可能就是温室栽培技术。因为,温室栽培技术在汉代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后汉书循吏志》中记载:“汉世太官园,冬种葱韭菜茹,复以屋芜,昼夜燃温火,得温气诸菜皆生。”唐代,人们用温水栽培瓜菜,由于温水能够提供比较稳定适宜的温度,所以唐人可以获得早花的牡丹、芍药等。(参见张文彦、支继军、张继光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典》,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587页“古代温室栽培的出现”)
后人对武则天此事多有附会,宋代吴淑将《腊日宣诏幸上苑》诗演化为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清代李汝珍还将其写入《镜花缘》。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变化,结局并非《唐诗纪事》所载,而是上苑百花齐放,唯有牡丹遵守时令,没有盛开,于是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从长安贬到了洛阳,谁知道第二年春天,牡丹花在洛阳开得漫山遍野,更为绚烂了。
文人的加工,让牡丹多了一分傲骨,也成为了牡丹种植中心从长安转换到洛阳的一套说辞,但这毕竟还是属于民间传说。
三、刘禹锡对牡丹的实力吹捧
要说提升牡丹在花界地位的人,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唐代的刘禹锡,他把长安城里人们竞相赏牡丹的情景记录了下来: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诗中说牡丹国色天香,花开的时候京城的人们都纷纷前去观赏。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呢,在刘禹锡看来,芍药妖娆但骨格不高,芙蕖(荷花)明净却缺少热情,而牡丹则具有妖、格、净、情四种品质,既妖娆又不失格调,既明净又富有热情,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四种属性交织在一起,可不就是婀娜多姿的少女吗,哦,也许贵妇更为贴切一些。
文章来源:《牡丹》 网址: http://www.mdzzs.cn/zonghexinwen/2020/1103/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