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3火力全开 菏泽多家企业精心备战牡丹系列奖项评
- 11/13陈半丁国画牡丹作品欣赏
- 11/13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建设推进会暨创伤
- 11/12冬桃熟了,来牡丹区吴店镇吧
- 11/12菏泽市人民政府拟征收土地公告!涉及牡丹区四
从牡丹和樱花看中日两国的审美意识
前言
自古至今,中日两国人民对花都抱有特殊的感情,而且花在日常生活和艺术领域都作为美的象征而被赞赏。众所周知,牡丹和樱花分别被定为中日两国的国花,但是牡丹和樱花在中日两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和所代表的审美意识不尽相同。本稿从牡丹和樱花给人的印象、其中所包含的审美意识进行分析,期待能加够深两国人民对相互文化的理解。
一、牡丹的美意识
牡丹花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正是因为牡丹花大、颜色鲜艳、品种繁多,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感官印象,所以在中国有赏牡丹的习惯。经过千百年的变化,牡丹不仅是一种鉴赏品,更成为繁荣昌盛和荣华富贵的象征。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个人的荣华富贵
牡丹至少在晚唐五代就被誉为富贵豪华之物,北宋时代被称赞为富贵之花。现在牡丹作为各种象征吉利的题材,寓意个人在人生之路的圆满顺利。比如,牡丹和芙蓉同图就意味着荣华富贵;与猫同图就意味着正午牡丹等意思。
2.全盛期的象征
首先象征人生的全盛期,花盛开的季节都饱受喜爱。尤其是牡丹,它以无以伦比的魅力展现了生命的豪华绚烂。所以牡丹就成为生命旺盛、感情饱满和青春烂漫的代名词,令人神往。
其次,牡丹也象征家族的兴旺。追溯历史,牡丹常常和贵族大家密切相连,他们的院子到处栽着牡丹,据说,牡丹所在之处,就有富贵和繁盛。
最后,牡丹也象征着社会之盛。追溯历史,我们发现,牡丹盛开之时,常常代表社会繁荣和经济旺盛。
二、樱花的美意识
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主要在日本国生长。花每枝3 到5 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常于3月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樱花的栽培在日本也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在日本樱花的固有品种和交配品种有600 种以上,最多的樱花品种是出现在江户末期的染井吉野。樱花和牡丹不同,花小,颜色淡雅,有一种淡定之美,因此被尊为日本国花。在日本,樱花常常被作为人生的象征,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期待之美
樱花被作为吉庆吉祥之物,比如,选择在樱花盛开的4月入学、入职的这一日本的习惯,就是和樱花这种充满希望的一步、光明的未来连在一起的。另外,给盐腌的樱花花瓣加入热水的“樱花汤”,就常常在日本人的婚宴上提供给客人饮用。
2.惜别之美
在日本有很多讴歌樱花惜别之美的和歌。比如:
雨霏霏下,樱花色衰香也消,哀叹春去了。此景此情映我身,风华正茂也凋。风雨吹花散,岂似飞雪飘院落。春华随风逝,愈感我身年已残。春雨淅淅下,可是悲伤泪?曾是漫盛樱花,今却飘落地,谁人不怜惜?
正像这些和歌所表达的一样,与樱花的吉庆之美相反,日本人经常会从樱花联想到灭亡、死亡。不仅是开花,樱花落去时的无常、纯洁也成为人们斟酌的对象。日语里有“樱花七日”的说法,樱花的开花期非常短暂,有时会因一夜之风而散落,所以樱花的这种纯洁让日本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
另外,樱花的瞬间即落,会让日本人感到依依不舍。正因为如此,在日本有很多让人能够联想到樱花的东西。比如:樱花路、樱花饼、腌樱花等等。而且在日本,取名“樱”的女孩也很多。可以说,樱花永远持续着在日本国民爱戴、惋惜声中落了再开,开了再落的宿命。
3.精神之美
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曾作诗“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樱花比喻了以“物哀”为基调的日本人的精神。日本的武士道就是承载樱花纯洁的美学。对武士道来说,樱花的魅力就在于花落之美。虽然自己的命运和樱花一样短暂无常,但是为了保护好主人,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和樱花那样死的干净漂亮。
三、探究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不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式的美意识和完美无缺、知性结合在一起,这是受到了“圆满为佳”的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人不像佛教那样有彼岸之说,也不像基督教那样有美丽的天国。中国人不把希望寄托于来世,而是重视当下的事物,努力做到不悔一生。也就是说,不管现实多么的残酷黑暗,生活多么的艰辛,都满怀希望追求理想。这种“当下圆满”的意识就和牡丹的绚烂完全一致,因此中国人就喜欢牡丹。
文章来源:《牡丹》 网址: http://www.mdzzs.cn/qikandaodu/2021/0114/1358.html
上一篇:牡丹观赏活动对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当心你的“直率”成为利箭